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有月余。在此次神舟十三号飞船进驻太空过程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天线网络和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硬核”助力飞船成功发射,并为飞船的太空飞行全程护航。
“我国重大的航天工程建设项目大多数都有我们的参与,迄今为止,分院共参与了300余颗星船的发射”。西安分院党委书记沈大海介绍,卫星上直接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服务的产品统称为有效载荷。从1965年成立至今,西安分院人将数万台套卫星有效载荷系统产品,“发货”到太空。
谈及近年来西安分院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密码”,沈大海介绍,坚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切实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优势,让党建工作与科研这一中心任务互融互促,是西安分院持久发展的动力。
五十六载永不停歇的攀登,收获了沉甸甸的认可。今年七一前夕,沈大海前往人民大会堂,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一荣誉捧回西安分院。他说,荣誉属于分院的1600名党员,后续西安分院党委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沈大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颁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供图
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面共有四根3米长的天线,用来发送《东方红》乐曲信号和遥测参数,确保亿万人民“听得见”。
实现“听得见”的目标,是西安分院承担东方红一号研制任务中的一项——研制地面乐曲短波接收天线。在卫星播放《东方红》电子乐曲时,地面乐曲短波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交由中央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转播。
而此时,面对严密的国际封锁,中国的研制人员连卫星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最基本的研制条件有不具备。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地面乐曲短波接收天线对西安分院人是极大的挑战。
“我们要搞一个‘八木阵’,用两个八木天线来组阵,三个月要做三套。”曾参与东方红一号地面乐曲短波接收天线研制的老航天人宋剑鸣回忆说。
担任焊工的王锡礼和团队用煤炭烧地炉做U型管,“烧的时候煤炭温度比较高,火候控制不住,做的U形管就断掉了。”只能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进,最终拿出了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晚上加班,给半个馒头,坚持到晚上十一二点”“吃得不够,中午一人半勺的黄豆”……时隔多年,老航天人回忆起东方红一号的往事,仍旧记忆犹新。处在积贫积弱的环境中的他们对祖国的强大有着更强烈的渴望。
热爱祖国为国兴,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熔铸在实际的行动中。为保障东方红一号“听得见”,西安分院人奋战在实验室,也奔走在祖国大地上。
“架设天线的地方积了很厚的雪,白天太阳一晒就化了,人没法进去,只能夜间进行天线的架装。”进入北京的联试阶段,肖忠武经历了多个不眠之夜,终于成功交付了天线。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后来曾担任航天五院院长的孙家栋曾说道,能把第一颗卫星在那个年代弄到天上去,确实是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真是感觉到扬眉吐气。
沈大海说,航天事业首先是党的事业。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西安分院人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壮大航天事业为重,克服了发展过程中无数艰难险阻。
2007年4月17日的夜晚,对于贺玉玲来是难忘的一夜。随着夜空中北斗导航信号的传来,搭载着其团队研制的国产铷钟的北斗二号卫星成功占轨,三代中国人四十余年的坚持,终于让中国星搭载上了“中国心”。
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项目正式立项。同一年,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贺玉玲放弃留在北大的机会,加入西安分院,跟随西安分院第一代铷钟研制专家雷文琦,开始了铷钟的自主研发之路。
我国的铷钟研制起步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产品长期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距离成功“上天”还有一定差距。按照以往的情况,北斗二号的这个“心脏”部件主要依赖外部进口,但中国人要建设自主导航定位系统,怎么能没有一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呢?
“铷钟的技术指标极高,测验实验的周期又非常长。我们常说,从事铷钟研发是一项耗费生命的事业。“贺玉玲说。从接到任务到交付产品,仅剩下了八个月。期间,贺玉玲和团队没日没夜地干。小到元器件、大到部组件,都要自主可控,而且产品在轨一次成功、稳定工作,压力不言而喻。
今年已经80岁的老党员雷文琦是早期参与研制铷钟的科研人员,他最终见证了国产高精度铷钟的交付。“四十年从事时频产品研制,铷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铷钟是导航的关键,不想受制于外国,我们就一定要自力更生,研发出我们自己的铷钟。”
铷钟作为导航卫星的频率基准,直接决定着导航卫星定位、测距、授时的精度。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西安分院承担了北斗三号20颗组网星、3颗试验星的全部有效载荷,其中新一代铷原子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组网的关键。
2021年,围绕中心任务,西安分院各党总支、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92个,设置党员示范岗132个、党员质量放心岗70个、党员先锋岗29个。党员突击队的建立与型号任务攻坚紧密结合,负责研制天问一号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的青年党员张爱军和团队就是这里面的一支。
“即使有过其他型号微波测距测速器的研制经验,但火星环境更复杂,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研制负责人张爱军,曾参加过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的研制任务。他说,“把着陆器降落比作带伞出行的话,那么月球的真空环境下,飞行器着陆的姿态相对平稳;火星是有大气的环境,有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情况,所以难度要大得多。”
从2016年立项到2021年“落火”,“以嫦娥为起点,超越嫦娥”的设计,这支“80后”为主力的年轻团队,为了坚持把“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安全可靠做到极限”,在实验室里反复摸索验证,遇到很多难题甚至归零,经历大大小小很多次外场试验验证。十足的准备也让团队信心十足,谈及“落火”的那一刻,王振西说自己格外平静,“所有问题都在地面解决了,前期在轨测试结果非常理想,我们对产品非常有信心,除了成功无另外的可能性了”。
辛苦过后是成长的喜悦。从201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至今,张爱军从参与嫦娥等重大工程开始,到如今独当一面。虽然数十年里,他有着无数次加班加点的回忆,但他说“重大型号技术指标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相比参与一般的型号更锻炼人,成长或水平提升相对较快,成就感、自豪感更强烈”。
王振西加入西安分院后,从天问一号任务开始,慢慢成长。谈及参与大国重器研制的收获,他说:“国家航天重大专项,它集成了所有的领域的尖端技术,它的一小步前进将带动国家科技方方面面的发展。自己作为一颗平凡‘航天螺丝钉’去参加了,值得。”
56岁的陈岚是西安分院探月工程任务和天问一号的任务指挥,也是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岚和团队用了十六年完成了相关型号的研制。2020年,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等多项任务同期执行。全年365天,二百多天她在北京、文昌等地出差,经常是这里忙完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地方。
“航天精神已经融入到了我的血液当中,作为一名员,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奋斗终生非常幸运。”在西安分院,有无数个像陈岚一样的员,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习曾在接见航天科技工作人员时指出,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五十六年来,西安分院的科研工作者正是这样薪火相传,共同为建设航天强国奉献自身力量的。
“即使把程序给你们,你们都加工不出来。”1992年东方红三号首星发射失利后,西安分院人在东方红三号第二发卫星天线馈源的研制中收到外国公司这样“预言”。外国公司“预言”的是,这次通信天线“馈源”研制中,中国人不能在55公斤铝胚上掏出七个接口和上百个腔体,看过图纸的专家都评价加工装配难度太大。
刚刚毕业的沈大海,由老专家李力田带着参与这次“啃骨头”之行。“东方红三号有效荷载的几百台单机,图纸加起来有好几百张,为了将图纸研究透,他选择在单位附近借了一套房子,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忙起科研来很少回家。”沈大海回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一代航天人的理论基础等较过去相对完善。沈大海说,“李老为了将数字电路内容弄懂,经常是白天干工作,晚上看图纸。在这样边学边教边干的情况下,最后他把所有单机的原理都掌握得非常透彻。”
近几年,每年都几十名硕士博士选择西安分院作为自己航天梦想的起点。沈大海介绍,西安分院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引入了督导师工作制。在青年员工入职后的两年内,会安排专门的师傅来督导其成长。通过传帮带,不仅培养其独立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也把航天精神传承下来,“一般两到三年,新人基本就能培养出来了”。
“2800人的队伍,35岁以下青年占分院总人数的一半。”进入航天系统工作三十年,沈大海感慨人才是航天建设最宝贵的财富。他说,与俄罗斯等国同行的多次交流中,对方最羡慕的是中国航天后继有人,“这比航天产品本身更令对方羡慕”。
“6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全力支持下,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壮美篇章,实现了我们先人们的飞天梦。”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时,习对航天人的赞誉和嘱托。
回望西安分院的发展历史,无论是1965年在成都的起步发展,还是1968年到1983年在秦岭北麓112大院的奋战,再到如今在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园区上的创新逐梦,一代代西安分院人坚守航天报国的初心,失志科研,为党争光,用航天发展道路上一个个闪光的足迹践行着对党的忠诚。(中国青年网记者张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