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南体育注册平台    发布时间:2024-11-01 12:57:22

  “新鲜”“美味”“方便”“安全”……这些与食物相关的关键词有怎样的科学密码?冷冻、保鲜、杀菌等环节不停地改进革新发展的背后,食品工程领域的科学家们又付出了怎样的探索与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的论证、反复实验,才有了深入生活的化茧成蝶。而在这一领域中,始终绕不过一个名字——孙大文。

  在搜索引擎“必应”里,输入“Da-Wen Sun”,精确搜索,你会发现词条足足有1260万条。而“Da-Wen Sun”正是孙大文院士的英文名字。

  作为世界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系统工程领域学术带头人,孙大文身上闪烁着诸多耀眼的光环:他先后荣获爱尔兰皇家科学院(2010)、欧洲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2011)、国际食品科学院(2012)、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2016)、波兰科学院(2017)和国际制冷科学院(2018)等六个科学院的院士头衔,是欧洲历史上首位拥有三院院士头衔的华人;他在 被称为农业工程界“奥林匹克”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委员会担任首位华人主席,成为该会成立84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除此之外,他还是摘取了冷冻食品研究最高奖项——冷冻食品基金会“冷冻研究奖”的首位美国本土以外科学家,连续3年荣获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称号。

  与其他科学家不同,虽然实验室设在华南理工大学,但孙大文更多时间却在世界各地奔波忙碌。他频繁出入国际各大高校学堂、实验室、研讨会,更时常进入工厂、企业,探索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食品工程方面书写了多个第一。

  研发出超快速食品冷却技术,将5至7公斤的熟肉制品,从72摄氏度冷却至4摄氏度,仅用一个半小时,按常规方法则需要15个小时;研发的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能让人们最为担忧的“僵尸肉”一照“现形”,就连一块肉是解冻过一次还是两次,也能在高光谱成像设备检验测试下识别出来;而新型冷冻技术,则让冬天里吃一颗红壳荔枝的愿望成为可能;完全解决了自微波加热技术发明以来一直困扰业界的微波加热解冻不均匀这一世界性难题……

  多年来,孙大文充分的利用自己在学术上的国际影响力,热情参加多个国际组织的活动,致力于提高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国际认可度、促进中外科学家合作交流。

  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工程领域领军人物……翻开孙大文的履历,一系列专业名称令人眼花缭乱,即使外行人也能看出来,这些专业跨度很大。他是怎么来实现跨多学科领域的学习?

  “我没什么秘诀,只是勤奋、坚持和专注而已。”面对外界赞誉,孙大文谦逊地说。

  1988年,孙大文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自主培养的最早一批博士之一。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中国、德国、英国和爱尔兰的6所知名高校深造或任教。

  “在国外,一开始做的都是合同工。合同期一到,居留签证就结束,没有签证就得离境,所以一个项目没结束,就得翻报纸,找下一个工作。”孙大文坦言,为生存,他经常性更换科研轨道,个中辛苦,常常难与外人道也。

  在英国,孙大文先后接触了塑料加工、农业工程、制冷等项目,行业跨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为承接一个新项目,孙大文往往需学习新知识,有些甚至是从零开始。

  “但我从没想过放弃。”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农业工程师和制冷工程师……为了适应不一样的项目需求,几年间,孙大文考取各种资格证书,让自己成为科研项目的“万金油”。

  在国外求学、科研的经历,磨炼了孙大文的意志,奠定了孙大文多学科的扎实功底,也成为他日后科研生涯的宝贵财富。1995年,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孙大文应聘到爱尔兰国立大学任教,后来从讲师到高级讲师,再到副教授,然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爱尔兰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终身教授荣誉的亚洲人,孙大文也逐渐在爱尔兰确立了自己的科研地位,并由此开启了他“六院院士”的“开挂”人生。

  辛勤的耕耘换来一个个金灿灿的荣誉。孙大文获得来自欧盟、爱尔兰政府以及企业界的经费支持,成立食品冷冻及计算机化食品技术研究所,承担了许多重点科研项目。“Da-Wen Sun”成为农业科学专业领域前1%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他先后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2010)、欧洲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2011)、国际食品科学院(2012)、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2016)、波兰科学院(2017)和国际制冷科学院(2018)共六个科学院院士。2013年,孙大文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5月,获得国际食品保护协会颁发的冷冻食品基金会冷冻研究奖,成为美国本土以外首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

  孙大文出生于潮州一户乡村教师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三人,孙大文排行老幺。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有着传统家长的威严,对子女的要求极高。孙大文就这样在压力和棍棒中长大,凡事都很要强,力争做到最好。

  那个时候,孙大文对自身的未来规划还不清晰,只是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在潮安县红星中学(现东凤中学)读高中期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77年,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那时,为了备战,无论是在校学生、社会青年,还是授课老师,都斗志昂扬。“每天晚上拉着大灯泡,上夜课,真的是没日没夜地学”,孙大文回忆道。

  那年冬天,孙大文还在读高二上半学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只要经学校推荐就能参加高考。孙大文由于成绩优异,参加了这场历史上唯一一次的冬季高考。

  孙大文不负众望,分数过了本科录取线,但与所报考的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擦肩而过。虽没被录取,但孙大文一战成绩达到录取线还是轰动了整个村子。村里人都说老孙家出人才了,学校把他树为典型。

  第二次高考,孙大文收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是东凤中学考上大学的两名应届生之一。深知求学机会来之不易的孙大文,在大学期间争分夺秒地学习,口袋里整天装着书,见缝插针地读书。七年时间,孙大文完成了塑料机械及加工专业和轻工机械专业的本硕学业。

  硕士毕业时,不少同学选择下海经商,孙大文也收到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外事处发来的录用通知书。经商和工作,他都没选,而是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读博。“小时候父亲经常跟我说,只有真正掌握一门本领,才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孙大文记住了父亲的嘱托,但当时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工机械专业没有招博士生,他选择了挑战其他专业——化学工程,主攻传热与节能。从机械工程学跨界至化学工程学,孙大文不得不增选化学工程的本科和研究生基础课,“这样才可以听得懂化学工程的博士课程”。

  读博期间,孙大文先后在《稀有金属》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7篇论文并全部由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这些论文现在慢慢的变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他的博士研究成果后来还相继获得广州市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奖。

  1988年,孙大文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自主培养的最早的博士之一。

  2010年5月,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授予孙大文院士证书,院士名册第一次被烙上三个美丽的中国方块字“孙大文”。

  “把自己的中文名字写进爱尔兰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名册里,是我感恩祖国的一个方式。”时隔多年,说到这件事,孙大文脸上依然会泛起骄傲笑容。

  这已经不是孙大文第一次在国际场合“秀”中文。“每次在国际大会上做报告,我的第一张PPT一定是中英文的,并把名字专门用中文标出来。”孙大文说。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信奉科学没有国别之分的理念,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秉承报国没有地域之别的理念。”孙大文时刻铭记祖国的培育之恩,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在入选“广东省领军人才”计划回到华南理工大学之前,孙大文早已开始以引入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建立研究基地、联合培养博士生、积极参政议政等方式报效祖国。

  1999年起,孙大文先后兼任无锡轻工大学(今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顾问、博士生导师或客席教授,培养青年人才;与江南大学等联合开发科研项目,等等。

  2003年,在爱尔兰任教的孙大文被推选为素有农业工程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CIGR)第六分会主席。上任后的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波兰、德国、英国、美国、中国等诸多国家之间的学术桥梁渐渐联通,给第六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焕发出科研光彩。2011年,孙大文凭借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当选为CIGR候任主席,进入CIGR主席团,并于2013年接任主席一职。

  2004年10月,孙大文一手策划和组织的CIGR第六分会系列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学术会议——“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召开。

  2013年11月,CIGR第六分会系列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第八届“食品加工技术”大会来到了广州大学城,聚集了全球45个国家600多名专家。为期三天的大会设立了12个分会场,举行了学术报告120场,不同国家的学者就世界农业与食品加工现状、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等国际领先成果掀起了一场智识风暴,产生了多篇录入SCI的高质量学术论文。

  2014年9月,CIGR第18届世界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CIGR自1930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来到中国举办世界大会。在这场顶级学术会议中,来自全球59个国家近200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增长与节约、农业信息化与工业文明的普及、农业经营模式探索等议题进行探讨。

  “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中国的科学人才、科学技术都要走出去,到国际舞台亮相并发挥作用。”孙大文一次次牵线搭桥,为促进国内优秀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国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的发展进程,提高中国科研的国际知名度,扩大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等吹氧助燃。

  孙大文在受邀回中国列席全国两会、广东两会时,还多次呼吁建立完整的学术奖惩管理制度、引进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大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投入等,为提升中国科研的整体水平建言献策。

  不用满世界各地奔波忙碌的时候,孙大文最喜欢的还是回归学校,带学生,做研究。

  每年,孙大文都有招硕士生和博士生。无论事务多忙,他都亲自指导学生研究课题。自2011年回到母校工作以来,孙大文先后培养了(包括在读)10多名博士研究生、20多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企业奖学金、校优博基金等。

  在食品工程的科研路上,孙大文带领着团队上下求索,不断发出中国学术最强音,引领中国科技潮流。


上一篇: 工行逾期解冻机会大吗?这几个办法能快速解冻 下一篇: 百年奋斗路科技追梦人丨王平:做藏红花产业“护航者”
江南体育注册平台

了解最新动态,关注微信公众号!